首页

冷柔女王高跟踩踏调教

时间:2025-05-30 00:35:40 作者:国画大师黄宾虹后人:真迹尽归公有 家中悬挂复制品 浏览量:95571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曹丹)“他说,自己的画要50年后才能被人读懂。”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展厅里,黄宾虹外孙女赵茹理望着墙上的画作轻声说道。

  作为大师的后人,赵茹理选择在退休后以志愿者身份,为观众讲述黄宾虹的艺术人生。

5月22日,黄宾虹外孙女赵茹理(左二)在浙江省博物馆为观众做志愿讲解。曹丹 摄

  “厨房之外,皆可取走。”1955年,黄宾虹逝世后,其夫人宋若婴携子女秉承遗志,将万余件书画藏品悉数捐献给国家,由浙江省博物馆统一接收、保管。

  如今,这些珍藏构成了浙江省博物馆“黄宾虹艺术体系”的核心。在近期举办的“天地人——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六十周年艺术展”中,160余件(组)经典作品、珍贵画稿和手稿与公众见面。

  “家中悬挂的,只有复制品。”赵茹理说,虽然真迹尽归公有,但外公“守正创新”的艺术精神始终在家族中延续。

  展厅入口处,一张摄于1950年前后的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位清瘦老者伏案挥毫,银须鹤发,凝神专注。那是黄宾虹晚年居于杭州栖霞岭时的珍贵影像。

  “我就是在这栋老宅里出生长大。”赵茹理回忆道,虽与相差99岁的外公未曾谋面,但她从家人口中得知,晚年外公每日“看山读画”,在西湖畔锤炼笔墨。黄宾虹的画案临窗而设,窗外是苍翠宝石山,案头堆满古籍画稿。

  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的黄宾虹,早年致力科举,不到30岁却毅然放弃功名参加反清革命。“那是他与旧时代的决裂。”赵茹理志愿讲解时,常将外公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生活故事交织,“外公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创新者”。

4月29日,观众在黄宾虹作品《黄山汤口》前驻足拍摄。曹丹 摄

  黄宾虹擅画山水。他的艺术风格历经三变: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疏淡清逸;中年投身革命,苍厚凝重;晚年提出“道咸画学中兴”,笔墨臻于化境。他将画家功底、文人情怀与救国使命融为一体,既扎根传统又勇于突破。

  尽管总结出“五笔七墨”的创作心得,但黄宾虹生前却未获应有关注。然而,黄宾虹似乎并不在意。

  “他总说,自己的画要50年后才有人懂。”赵茹理笑道,当年常有乡野老农来家中观画,竟能辨出画中是晨雾还是夜雨,黄宾虹总是欣然赠画——知音不在庙堂,而在民间。

  也如黄宾虹所言,他的画在去世五十年后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2017年6月,中国嘉德春拍,黄宾虹92岁绝笔之作《黄山汤口》以3.45亿元成交。

  赵茹理曾是一名老师,退休前,她将自己教书育人的心得,汇编成自传——《勾枝点叶》,“外公用画笔‘勾枝点叶’,追求美好的艺术,我在三尺讲台上用粉笔‘勾枝点叶’,书写自己的人生路”。

  如今她通过志愿讲解,让黄宾虹的艺术精神持续传递。

  “外公用九十多载的光阴,证明了最深的墨终将沉淀为最亮的光。”她这样告诉观众。(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印尼万隆东南发生5.0级地震 有民众受伤房屋受损

还在秘鲁读大学的时候,森瑞就对中国有所了解。他说:“我在秘鲁,大学学的就是经贸,所以我对全球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都有了解。我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那么快,这一定意味着很大的机会,所以我就到上海财经读MBA。”

丰富业态打造旅游升级版 县域游成“银发族”旅居养老“新宠”

尽管拜登一再坚称,访问越南不是在针对中国,但美国媒体直言,接触越南显然是拜登政府“围堵中国”战略的一环。美联社指出,华盛顿想要通过提升与越南的伙伴关系来“对抗中国影响力”,美国公司也试图寻找中国产品的“替代品”。

业内聚焦:中国生物医药创新还要闯哪些“难关”?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理论上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总结、概括,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核心标志以及核心要素,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现路径。

新疆阜康超大“水电宝”正式投产运行

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总裁奥列格·多布罗杰耶夫表示,拥有自我学习性质的人工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迅速而悄然地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创新技术在人类历史中将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目前,我们不仅要清醒地评估正在展现的机遇,还要清醒地评估与之相关的风险。

当街“拦”下省委书记两年后 他们无奈选择住进烂尾楼

时任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的邱玲,主动报名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带领团队填补三项空白:推动建立西藏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通过西藏自治区首家“基因扩增检测实验室”验收,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实验室。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